环球信息:聚焦上城经验!大咖们共议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
3月23日,2023年浙江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培训在杭州市胜利山南小学举行。
本次培训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上城区教育局承办,上城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上城区教育学院协办。
(资料图)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道路上,浙江省正积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的“浙样共富”模式。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是站在巩固“双减”成果、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早日实现浙江小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推出的,是一项国家有要求、基层有需求、浙江有基础的改革工作。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在开幕辞中回顾了上城区以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成果,介绍了上城区积极回应各级教育政策,在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项海刚表示,全面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是巩固“双减”工作成效,推动“双新”工作落实,建立“以生为本”评价体系,给予教师专业评价研修支持,给予学生正向评价引导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在浙江省教研室的专业引领下、在各界的支持关怀下,上城将继续凝聚共识、明晰重点、积极行动,落实五育并举,助力学生美好成长,擦亮上城教育评价改革金名片,奋力书写上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方丽敏就杭州市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展开介绍。她以综合评价改革时间线为切入口,介绍了杭州市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路径。方丽敏强调了提升教师能力、兼顾学段衔接、注重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从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四个方面出发,营造出从上到下,从区域到学校,从整体到学科的浓厚评价实践氛围,展现了系统建构评价体系的杭州实践经验。
本次主会场活动专设“上城经验”环节,系统呈现上城教育评价改革破立并举的有效经验。
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沈琳在《整体规划 区校联动 以校为本——上城区“@成长”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模式》的主旨报告中,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区域评价改革规划经验——整体规划,形成区校一体顶层设计,依托区域“141”整体解决方案,以1个实施方案、4个配套工具、1个数字化平台,全面推进评价改革;区校联动,形成共建共享改革资源圈,制定“@成长”体系标准,开展评价研修班,组织评价实验学校分组攻坚、分类研讨;以校为本,形成一校一案百花齐放,设立“三阶”诊断机制支持学校评价改革,鼓励校本特色品牌探索,培育学校评价改革成果。
上城区教育学院院长王莺围绕区域评价改革标准研制进行汇报。她指出,上城秉承“评价是一个不断发现学生成长需求的过程,一个挖掘学生潜力优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成就学生的过程”的理念,科学研制区域标准,构建新五维评价体系,以多维立体标准赋能学生成长。
杭州市胜利小学、胜利山南小学书记、校长郭荣强从教师行动和家校共识两方面阐释小学生综合评价学校落地的关键。他介绍,学校通过首创“评价中心”机构,搭建“正学海燕”综合评价体系,研制《“正学海燕”综合评价报告册》,最终实现“三个转变”——从关注智育发展,逐步向关注全面发展转变;从关注学习成绩,逐步向关注素养能力转变;从关注评价结果,逐步向关注成长过程转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